发展医养结合 实现健康养老
发布日期:2022-12-28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推动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医养结合作为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多项国家重大规划。继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提升。自2019年起,将医养结合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两次医养结合服务,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依法规范为老年重点人群提供多种居家医疗服务。2021年,全国共为1.2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结合《“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的支持方向和“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有关项目实施,今年以来,已指导吉林、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结合项目。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盘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人力等资源,融合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为老年人在家门口提供便利可及的医养结合服务。
三是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稳步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放管服”改革,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等,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规范服务与管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组织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一批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服务机构建设。组织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确定520家试点机构,让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即可获得远程医疗、慢病管理等便利服务。鼓励各地探索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模式。例如河北省邢台市推进“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服务模式作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通报表扬。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对数近7.9万对,是2017年的6.6倍。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医养结合机构6492个,较2017年增加76.7%;机构床位总数175万张,较2017年增加176.9%。
四是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连续3年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并将其纳入全国质量工作考核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点,列为全国“质量月”活动内容。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省(区、市)、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全国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将老年医学和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应用,近5年共评选出示范企业202家、示范街道(乡镇)342个、示范基地86个、示范园区2个。
医养结合将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衔接。实践证明,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
从口腔专业化到医养一体化:泰康的“入口级”生态实践
当老龄化浪潮加速重构人口结构,长寿经济呼啸而至,大健康产业迎来万亿级市场的黄金拐点。然而,繁华背后,隐忧暗伏:行业的粗放式扩张,致使服务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消费
发布日期:2025-05-08 -
南宁市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养生理疗,在长者饭堂享受健康美食,在文化活动室内排练舞蹈……在西乡塘区北湖街道明秀南社区,老年人生活便利、精神富足,社区养老幸福指数不断
发布日期:2025-05-08 -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服务超20000人次!金龄健康“五床联动”模式让医养深度融合
2024年7月,山东省民政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印发《山东省“五床联动”试点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五床联
发布日期: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