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讲痛点:国内厂商为什么不给力
发布日期:2022-12-28日前,在第十届中国医疗器械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养老行业人士一起探讨了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国产养老产品的缺位,成为探讨激烈的主题之一。
由于国内找不到符合需求的护理床、水龙头、地板、壁纸等产品,养老机构只能寻求国外进口——金恩京,北京康语轩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了这一养老行业的无奈现状。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康语轩是面向失能和失智老人的老年公寓机构,其运营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缓和介护”,即最大限度保证老人的生命质量,活得有尊严。也正是这一理念的指导,让其在选择老年产品时,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选择产品的时候不仅仅是性能、安全、长久性,外观也要达到我们要求,才能使我们的老年人过上舒服、安全、有尊严的生活。国内的护理床性价比更低,而且外观设计上达不到标准,没有家的感觉。”金恩京这样表述道。
她以淋浴喷头举例解释,国产的大部分淋浴喷头都是铝合金材质,碰到皮肤很凉,节水性能也不好。另外,喷头上的开关也没有直接在喷头上,导致员工不能单手拿喷头为老人淋浴。
金恩京呼吁,希望国内养老产品的生产商、供应商、设计者,能给终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同时更重视一些外观,提高性价比、耐用性。“生活还是要讲究品质的,即便是他生命最后一刻也能优雅。”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他认为,国内目前在老年用品上真正赚到钱的企业很少,真正获利的是日本厂商。“虽然具体数据没有统计,但是去年年底,我到日本去了一趟,我参观的所有的日本生产厂商都说:你们那边我没少挣,我已经卖了很多东西。”
为什么中国企业在老年产品方面的积极性和能量没有发挥出来?
“终端客户对制造业的抱怨,令我们惭愧。”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河北普康健康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郭雪海坦承,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商的产品没有达到养老机构的需求,非常遗憾。
郭雪海介绍,普康公司成立于1996年,成立之初专门制造专业护理床,经营了六年,公司转向了医疗生产。在这个期间,普康公司放弃了当初的养老护理的市场,产品渠道以医院终端为主。
但到了2015年,普康公司开始回归初心,重新建立护理病床产品系统,从两功能、三功能到多功能,从手动、电动到智能,逐步完善。他认为,之所以产品达不到养老机构的需求,一方面是制造商在收集市场、用户信息的时候可能不完整,从市场信息反馈到上游生产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厂商还有可能考虑到成本投入问题。
对于成本考虑的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举了一个例子:“因为老板考虑成本,一个厂商的护理床上少了一个垫,而这最终导致产品的受力很差,根本没法用。”
党俊武表示,其实除了少数产品之外,大多数日本产的老年用品,中国从技术上都能制造,没有大问题,在解决了生产的问题后,就是销售的问题。他认为,有两个方案可以解决国产养老产品的销售问题:一是“老年用品政府购买目录”,二是“行业购买目录”。
“国家要搞这么一个目录,你只要生产好的东西,只要能上了这个目录,一张单子就可以把企业几年的利润包回来。”党俊武这样分析道。
-
「医疗满意在人民」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微光成炬,用温暖点亮长者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的玻璃窗,洒在走廊的扶手旁——这里没有普通医院的紧张压抑,取而代之的是照护人员轻声的叮嘱、轮椅滑动的平缓声响,以及老人们
发布日期:2025-10-13 -
山西榆社探索“医养融合”新路径 让“银发族”老有所依更病有所医
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身边有医、身边有养”的晚年生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课题。近年来,山西榆社通过“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医养融合”的创
发布日期:2025-10-13 -
泰康深耕医养融合:以模式创新与专业服务护航长者“享老”新图景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 3.1 亿,银发经济浪潮下,养老服务正从 “基础照护” 向 “品质享老” 加速升级。作为国内医养产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泰康保
发布日期: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