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温情:养老场景或许更需要AI
发布日期:2022-12-28当我们关注AI的时候,更多时候会讨论经济链、未来、GDP这些有点“形而上”的宏大叙事。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AI带来的交互便利,会给我们身边的“小事”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比如,养老院这个特殊场景里,其实蕴藏着大量可以被AI改变的地方。用AI改变未来固然伟大,但让老人孩子先一步感受到AI的能量,却很可能是科技社会真正体现出温度的一件事。
幸好,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
阿里AI实验室刚刚把天猫精灵搬进了北京普乐园爱心养老院,让我们看到一场值得反复思考的社会与科技实验。
养老,社会温度的棱镜
想到养老院,很多家庭可能并没有很好的印象,很多老人甚至避之不及。但是在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浮现,都市人群工作压力持续扩大的今天,养老院又是我们必须建设和发展的社会体系。
但养老院中的痛点,却始终存在并且难以用常规方式克服。
以北京普乐园爱心养老院为例,作为一所半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普乐园收住的180位老人中,有70%年龄在80周岁以上,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老人不足10%。这些老人理所当然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健康关怀,但事实上,类似的养老院很难配备完全充分的人力和设备条件。
毕竟从社会资源的角度看,大量劳动力投入养老院中并非一种良性模式。并且在老年人看护工作中,往往存在专业度不足、透明度不高、细节化不够的种种问题。我们希望养老院承担起社会责任,却又无法向其中投入过多资源,确实是一种无奈的矛盾。
养老产业,可以说是社会温度的棱镜。各个方向的问题和痛点在这里集中反射出来。并且要注意的是,让老年人使用科技技术来自我照顾很多时候也不符合实际。除非做出让老年人完全无学习成本,轻易可以接受的看护系统——比如说,利用AI。
识别、交互和数据分析的
综合体:“天猫精灵养老院”
阿里巴巴AI实验室,这次在北京普乐园打造了样板案例。
基础模式,是把天猫精灵放置到养老院当中,与整个养老院的各种设备、医疗看护体系相连接,组成智联网系统,让老人可以用语音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呼叫和使用看护服务。
在普乐园新建成的东院里,有一间“智联网养老样板间”。这间带一个小客厅的双人套件里,空调、电视、窗帘、灯具都可以通过智能音箱天猫精灵操控,老人无需起身,只需要对屋内的天猫精灵说出指令,就可以控制这些设备,免去了老人动手操控的难度。
不仅如此,样板间中还遍布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自动感应来操控光源,甚至可以在出现情况时自动呼叫护理人员。
综合来看,以天猫精灵的交互入口为介质,“智联网养老”是一个集合了识别(感知老人动作、健康因素、环境);交互(自然语言控制)与分析(调节合适的环境,实时接入人工协作)的AI综合体。
在我们看到用AI语音交互IoT设备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其背后隐藏着完整的AI集成体系。
未来在细节
AI养老院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想,可能不是想法多么好、科技多么先进,而是对细节的认真和自我完善。
照顾老人,绝不是给出技术解决方案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老人们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健康需求,所以个性化的智能服务,不断学习老人习惯,完善自身工作方式。甚至参与到老人的健康建议与医疗方案中来,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AI养老。
目前AI养老这件事,在发达国家,尤其在日本,已经被作为国家战略重心来执行。刚刚起步的我们还有太多要学习和自我进化的地方。
好在,第一步已经迈出,AI的底层技术能力也恰好可以解决老年人看护领域最核心的问题。
在上世纪50年代初AI概念被提出时,人们对它的期许就是能听懂、看懂、理解人类的需求,从而为最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当为社会劳碌一生老人感受到来自科技的温暖与关怀,那个初心,才算终于被想起吧。
-
「医疗满意在人民」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微光成炬,用温暖点亮长者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的玻璃窗,洒在走廊的扶手旁——这里没有普通医院的紧张压抑,取而代之的是照护人员轻声的叮嘱、轮椅滑动的平缓声响,以及老人们
发布日期:2025-10-13 -
山西榆社探索“医养融合”新路径 让“银发族”老有所依更病有所医
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身边有医、身边有养”的晚年生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课题。近年来,山西榆社通过“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医养融合”的创
发布日期:2025-10-13 -
泰康深耕医养融合:以模式创新与专业服务护航长者“享老”新图景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 3.1 亿,银发经济浪潮下,养老服务正从 “基础照护” 向 “品质享老” 加速升级。作为国内医养产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泰康保
发布日期: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