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变健步 揭秘这家医养中心的“暖心康复密码”
发布日期:2025-04-12“我爸以前走路像蚂蚁碎步似的,一不留神就摔倒。自从跟着康复技师训练,现在走路稳多了!”“我妈脑梗后左腿像灌了铅,平路都走得发怵,没想到昨天自己爬上了二楼!”在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两位老人家属的话语中满是惊喜与感激。
据悉,医养中心目前入住了近300名老年人,慢病率达100%,多病共存率达96.9%,其中脑梗患者占三分之一,需要被动活动者将近一半。
面对较大的康复需求,医养中心组建了多专业融合的康复团队,全面推进个性化、精准化、多样化的康复服务。
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医护人员带领康养老人进行运动疗法。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供图
运动+社交 康复更有温度
为打破传统康复的“单点治疗”模式,医养中心创新推出“运动+社交”双维集体康复课程,将上肢训练、下肢激活与趣味互动相结合。方言接龙、金曲合唱穿插其中,既激活肌肉,也点亮情绪。
截至目前,课程已开展百余场,广受老人喜爱。
72岁的苏婆婆因脑梗致单侧瘫痪,无法完成抓握动作。自加入集体训练班7个月来,苏婆婆的手指从“静如枯木”到“缓缓抽芽”,现已可熟练完成抓握、抬手等动作。
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康养更有温度。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供图
私人+定制 康复更有精度
医养中心康复团队坚持“因人而异”,从身体状态、疼痛耐受到家庭支持进行全面评估,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
68岁的魏婆婆肩关节术后活动受限,康复初期因疼痛频繁放弃训练。团队及时调整方案,加入趣味训练与心理疏导,康复技师全程陪伴指导。
历经163次训练,如今魏婆婆不仅可自如抬臂、晾衣,还能独立梳头,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人一策”让康养更有精度。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供图
平衡+力量 稳住幸福步伐
针对老年人跌倒风险高的现状,医养中心于年初开设了“防跌倒训练营”,每周两次系统训练,学员从数人增至二十余人。
训练营通过“脚跟-脚尖直线走”“金鸡独立”“踮脚取物”等动作,强化下肢力量与平衡感,同时推广“居家防跌倒三件套”,让老人稳稳迈步,走出安心。
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医护人员带领康养老人进行多种形式康养运动。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供图
小器械+大能量 器训焕新力
此外,康复器械助力功能重建也成效明显。
彭爷爷与陈婆婆是“器械康复明星”,通过持续训练,上下肢功能大幅改善。
据悉,中心优选四类基础器械,如肱二头肌训练椅提升提物能力,踏步式康复器强化步态与髋膝稳定,上肢推举器增强肩袖肌群力量,康复滚筒刺激足底反射,锻炼核心平衡。
器械与技术并举,让老人逐步恢复身体掌控感,重拾生活信心与乐趣。
多种器械训练助力康养老人功能重建。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供图
融合+创新 打造智慧康复新样板
自康复团队组建以来,已为所有在院老人建立动态康复档案,为30余名高跌倒风险老人制定个性化防跌倒方案,集体康复课程累计开展百余次,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下一步,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将持续深化医养结合与智慧康复融合发展,为长者们撑起健康“保护伞”,真正让“老有所安、老有健行”。
-
「医疗满意在人民」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微光成炬,用温暖点亮长者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的玻璃窗,洒在走廊的扶手旁——这里没有普通医院的紧张压抑,取而代之的是照护人员轻声的叮嘱、轮椅滑动的平缓声响,以及老人们
发布日期:2025-10-13 -
山西榆社探索“医养融合”新路径 让“银发族”老有所依更病有所医
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身边有医、身边有养”的晚年生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课题。近年来,山西榆社通过“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医养融合”的创
发布日期:2025-10-13 -
泰康深耕医养融合:以模式创新与专业服务护航长者“享老”新图景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 3.1 亿,银发经济浪潮下,养老服务正从 “基础照护” 向 “品质享老” 加速升级。作为国内医养产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泰康保
发布日期:2025-10-13